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信用貸款銀行屋貸款輕鬆借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缺錢怎麼汽車貸款?雲林汽車借款中醫藥, 走出國門長路漫漫

“振興中醫”系列報道之五文/本刊記者 王 芳人物介紹:劉張林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ISO/TC/34國標標準專傢,長期從事醫藥外經貿行業的組織、協調工作。我國醫藥產業國際化的主要策劃者與組織者之一,主持和參與瞭多項有關中國醫藥的知識產權、中藥產業國際化戰略、國際合作標準研究等課題;參與國傢醫藥出口、擴大我國中醫藥服務貿易等相關文件的起草;承擔組織商務部國傢醫藥出口基地的認證工作;組織中醫藥的多種國際貿易促進活動。受聘於國際國內多傢機構的專傢委員會成員,擔任多部醫藥圖書編委,為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國際化作出瞭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張本智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1982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語系本科畢業,199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獲高級經濟師職稱,2006年獲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分配至中國土畜進出口總公司工作,1984年調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總公司,歷任業務員、科長、副總裁、總裁,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多年從事中藥進出口貿易工作。春末夏初,人間四月盡芳菲。陽光濃釅,萬物生機勃勃,陽氣生發,卻也是各種陳疾舊病容易復發的季節。中醫認為人體臟腑與自然變化息息相關,相互影響,中醫對於類似的陳疾舊病有著很好的療效。可以說,中華文明能夠延續下來,一個至關重要的護佑就是中醫藥。它為炎黃子孫的繁衍和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作出瞭不可磨滅的貢獻。相比而言,國際社會對“以病為本”的醫學模式進行瞭深刻的反思,認為“高投入、高成本、高技術、低產出”為特征的、以晚期治療為主的醫療模式與“預防為主”的方向背道而馳,嚴重浪費瞭資源,不具備可持續性。而在幾千年經驗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中醫藥,逐漸被各國民眾所接受。中國衛生部副部長、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介紹,中國與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傢的交流合作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傢和地區開始重視傳統醫藥在本國醫藥衛生體制中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也明確提出瞭將傳統醫學或補充替代醫學納入各國的醫療保健體系的倡議要求。然而,與中醫藥起到的效果極不相稱的是,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地位還遠沒有體現出來。中醫藥想在世界上大放異彩,還面臨著巨大的阻力,特別是中藥出口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如果我們連中藥都不能占較大份額,將愧對老祖宗,因此當前一定要做好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工作。”回首7年前,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那振聾發聵的誓言,我們依然不輕松。為此,本刊記者采訪瞭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本智、戰略投資部總經理袁精華。中藥出口向上增長 面臨諸多問題繼唐宋之後,我國醫學發展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藥出口歷史久遠。據記載,唐宋時期就向外大量輸出藥材,當時出口的藥品種類多達幾十種,包括人參、牛黃、牛砂、茯苓、附子、川椒、遠志、甘草等。加入WTO給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帶來瞭新的契機,世界各國對中醫藥的認識和瞭解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中國是世界上中藥材主要的出口國傢,面向168個國傢和地區,總體規模呈不斷擴大的趨勢,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劉張林向記者介紹我國中藥出口的基本情況時,肯定地說。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出口的中藥產品主要分為四大類: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提取物、保健品。受全球大環境的影響,中藥商品增幅明顯放緩。2012年,我國中藥出口額為25億美元。提取物、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保健品四大類的出口額分別為:11.6億美元、8.6億美元、2.7億美元、2.1億美元。“從某種程度上說,中成藥出口情況可以看作是中藥國際化進程的風向標。而我國原料型產品(中藥材、提取物)每年出口占80%以上。與同期相比,中成藥增幅最大,但依然比例過低,僅占10%。中藥的出口,主要依賴於亞洲市場華人較為集中的國傢,而對歐美市場增速緩慢。”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我國中藥出口面臨的困難:市場范圍局限,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附加值較低,國際競爭能力弱等。向東學習:日韓深耕細作 重質量臨床相比而言,日韓兩國中藥生產的原材料大部分來自於我國,其加工成品後的銷售價格是我國出口原料價格的幾十倍。在中藥國際化的道路上,日韓與中國走的是兩條不太相同的路。其成功經驗,也許能為中國提供一些借鑒。重拳出擊 做精做強日本自古就將中醫作為正統醫學,將中藥稱為漢方藥,但在明治時代則實行瞭否定中醫的國策(隻給西醫發行醫執照)。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重新恢復瞭中醫藥的合法性。日本厚生省從我國“藥聖”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篩選出210條經典古方作為非處方藥批準使用。後經過不斷補充,現已有233種漢方制劑被納入國傢醫保體系。這200多個品種也是目前在日本獲得法律承認的全部中藥品種。日本企業重拳出擊,將這些為數不多的產品引入現代科技,做精做強。袁精華向記者介紹:“日本的傳統中藥向保健品轉化,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比如‘龍角散’,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一個古老的方子,對治療咽炎、咳嗽很有效。日本依此方開發出很多有效的品種,比如為方便吞咽能力衰退的老年人,制成用果凍包覆的藥錠、針對兒童開發出水蜜桃、巧克力等多種口味。不但如此,日本通常將漢方藥加工成顆粒劑型,每次服用量僅2-3克左右,十分簡捷方便,樂於為社會民眾所接受。”韓國中藥在1980年改稱為韓藥。與日本相比,韓國國內的中藥品種更少,約為100多種,不過在中藥開發過程中韓國比日本更專。最典型的就是韓國特產的高麗參,據統計,在同等級的高麗參出口中,韓國產品比中國貴28倍。截至目前,韓國已把人參開發到瞭極致,且更為註重包裝和市場推廣。集中產業 提升質量控制水平在與日本眾多的業務往來中,張本智清楚地知道,日本對中藥質量的控制水平已經遠遠超過我國,並且很早就建立瞭中藥的質量標準、質量體系,而我們國傢真正建立質量標準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此外,日本在中藥研發中投入巨資,並在研發時更多地運用西方技術而非中國中醫理論,這樣開發出來的產品更容易被歐美國傢認可。“日本在中藥研發中有如此的實力,離不開高度集中的產業規模。”張本智向記者介紹,現在日本前十大中藥生產企業占據日本97%的市場份額,最大的日本津村株式會社一傢占到76%左右。這種大型藥企資金充足,有實力去進行藥品研發、銷售推廣等,更容易塑造出拳頭產品。而我國國內藥企的特點是多、雜、散,目前中國有1600多傢中藥生產企業,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的普遍實力和日韓相差甚遠。中國企業集中度不夠,制約瞭產品的研發能力和市場推廣能力。同時,中藥少有拳頭產品,隻是同仁堂(600085,股吧)、天士力(600535,股吧)等企業生產的屈指可數的幾十個中藥產品。”張本智稱。重視臨床 獲國際青睞中藥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得到認同還有一大原因是中國企業對藥品上市後的臨床研究重視不夠。在研究中醫藥的治療作用方面,日本認為,中醫藥對什麼疾病以及在疾病的哪些方面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等,絕不是在實驗室研究所就能回答的,而必須是藥品上市後在實際運用中才能得以充分認識,因此需要通過對中醫藥治療作用的大量臨床觀察,才能不斷加以比較、歸納、總結並推廣發揮中醫藥的臨床作用。袁精華告訴記者:“中國中藥每年上市的新藥有上千種,而日本近30年基本沒有新的中藥上市,而是把精力全部投入臨床,包括標準分析、數據采集、療效等。在這些方面我們確實存在缺失。”向西推進:中藥註冊認證困難從世界范圍內看,中藥的主要開發研制和生產都集中在亞洲地區,而在其他國傢中藥領域主要應用的是植物藥、單方藥。劉張林介紹說:“我國中成藥80%都是通過註冊藥品的形式出口,如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但其註冊的程序是相對簡單的認可程序。加拿大對我國的GMP在實際操作上是基本認可的,澳大利亞則是每兩年對中國藥品的生產監管過程在中國做一次體系認證。但其他國傢例如歐盟對中醫藥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們適應起來很困難。迄今為止,我國隻有地奧心血康膠囊在2012年4月,獲準在歐盟上市。”事實上,不少中藥產品很早就進入歐盟市場並得到廣泛應用,隻不過其身份一直尷尬,隻能披上“膳食補充劑”、“保健品”這樣並不合身的“外衣”,從而實現“曲線出口”。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在2004年3月頒佈的《歐盟傳統植物藥(草藥)註冊程序指令》規定,在歐盟市場上以“膳食補充劑”等身份銷售的草藥產品,2011年4月到期,此後,我國中成藥出口歐盟呈現下滑趨勢。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對歐盟出口額僅為1034萬美元,同比下降22%,創5年來新低。一方面,中國境內的中藥經營者沒有能力提供該指令要求的證明材料。另一方面,註冊耗時長、費用高,幾乎每一種藥品的註冊費用都在百萬人民幣以上,讓我國大部分中藥出口企業根本無力承擔。“即便是地奧心血康,在去年註冊成功後到現在還沒有進行銷售,此外,天士力在俄羅斯註冊成功已有六七年之久,市場依然沒有做起來。”劉張林解釋說,“除瞭中西醫藥文化上存在著的差異外,每個國傢的營銷渠道迥異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例如:醫生是否推薦病人使用、藥品有沒有列入到其他國傢的醫保用藥目錄中、物流和配送的問題等等。”修煉內功 全方位振興中藥出口控制和提高產品質量“中國現有的中藥產業資源相對薄弱,優勢是原料質量控制,從我這個角度來說它也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礎。”張本智認為。由於國外產品質量的嚴格控制,目前我國出口的中藥材,無論是從產地種植、產品質量、加工挑選都是按照國外的標準,明顯高於國內。“僅從藥品的第一個環節——原材料來看,出口藥材就要求是地道的,並且經過我們自己挑完後,到瞭國外還要再次被挑撿。而淘汰下來的次品,有些就留給國內的藥廠瞭。不但如此,目前我國中藥的摻假現象已經成為多年的市場頑疾,硫磺熏制的藥材好看容易保存,可是檢測超標就隻能燒掉,否則拉回來的運費得多貴?”要想制出質量上乘的藥品,保證原料的質量是最根本的。“中藥本身就是我們自己的,為什麼我們的用藥質量反而不如外國的呢?”如此淡漠的質量意識,張本智既痛心疾首,又有些無可奈何。對此,政府應下大力氣,發揮市場監管的作用。張本智建議:對不符合規定,以次充好的企業,按照現代化市場競爭規律進行淘汰;同時獎勵先進,給有責任的企業在產品定價,優先納入醫保給予政策傾斜,否則做好做壞都是一個價,企業就沒有動力瞭。如此一來,市場競爭充分,監管到位,企業規模會越來越大,競爭力會越來越強。同時也便於政府管理,也有利於形成行業規范和自律。建立統一嚴格的行業標準質量與價格密切相關,是一種市場行為。要保證原料的獲取和市場運營必須建立標準。中國醫藥質量標準體系的建立對進出口起關鍵性的意義。劉張林強調:隨著國傢藥典標準的不斷提高,中成藥標準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中藥提取物的標準也正在逐步建立和提高。我國標準提升之後,與國際上的醫藥體系標準對接起來就容易的多,也為國外進入中國的中醫藥市場提供依據。國際上特別希望中藥的進入,如歐盟、美國的藥典委員會都希望把中藥納入他們的藥典。而國傢和地方並沒有國傢檢測標準,他們所謂的標準多指外源污染物,如重金屬、農藥殘留、輻射等,所以在積極引進中國的藥典標準,加以完善。隻有把中藥品種標準化才能夠確保中藥的安全性和可監督性,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與現代科學技術相融合,研制生產具有劑量小、毒副作用小、儲存方便的現代中藥,從而達到國際主流市場的標準要求。藥醫捆綁 以醫帶藥走出國門在中藥行業浸淫多年,張本智一直在思考:未來,中國醫藥產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有競爭力的東西。“而古代幾千年留下的中醫理論和實踐經驗,還有成千上萬的民間驗方作為中醫的依托,這就是我們的優勢!中醫中藥捆綁出口是條捷徑。”中藥是以中醫為依托的,隻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才能充分發揮其卓越的療效。對此,袁精華也表示:“可以通過在國外設立中醫診所,通過中西藥‘療效對比’實驗,用療效說話,選擇優勢品種,突出中藥治療慢性病、疑難病、更年期病癥、風濕病癥、全球性重大疾病(如非典、艾滋病)等方面的優勢。如復方丹參滴丸國際化路線就是一個很好實例。這些都是中藥‘走出國門’的基礎。療效勝過任何學術爭論,如此一來,可有效避開因治病機理不同而給中藥銷售帶來的負面影響。”當然,比起中藥的出口,中醫的輸出更難、更漫長,因為其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傳統文化的推進及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播。但中藥要想全面走向世界,這似乎又是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總體看來,我國中醫藥“走出國門”盡管長路漫漫,但前景依然光明,中藥的進出口每年保持在8%-10%的增長。中藥連鎖店已經開到世界各地,多個品種都已經分別在歐洲不同國傢進入註冊程序,中藥國際化的步伐將更加穩健。var page_navi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ge_navigation');if(page_navigation){ var nav_links = page_navigation.getElementsByTagName('a'); var nav_length = nav_links.length;//正文頁導航加突發新聞 if(nav_length == 2){ var emergency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emergency.style.position = 'relative';emergency.innerHTML = '

新聞來嘉義小額借款源http://news.hexun.com/2013-06-03/15478893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tedan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